嚴懲風腐交織問題、鏟除風腐共性根源,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任務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,“要加大風腐同查同治力度,將黨風黨紀硬要求變為硬舉措、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,向全黨釋放一嚴到底、寸步不讓的信號,形成震懾效應。”這一重要論斷,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深化反腐敗斗爭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行動方向。
從反腐敗斗爭經驗看,只糾風不查腐,風腐問題都難以杜絕;只查腐不糾風,治腐效果也難鞏固。一段時間以來,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案雙查,查風必挖腐、查腐必糾風,取得良好成效。但也要看到,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,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,風腐一體問題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,新型腐敗、隱性腐敗潛滋暗長。面對新情況新挑戰,我們必須更加深刻認識風腐一體、同根同源的內在規律,加大風腐同查同治力度,查糾問題、系統施治,方能在“破”與“立”的辯證統一中,持續壓縮腐敗生存空間,從源頭上凈化政治生態。
“同查”之力要更聚焦更深入。從現實情況看,不少黨員干部的腐敗往往肇始于一頓飯、一杯酒、一張卡等看似小事小節的作風問題,他們由“首次破例”到“下不為例”,再到“形成慣例”甚至成為“典型案例”。這些作風的“裂縫”,若不及時修補、堵住,必將逐漸擴大,為權錢交易、利益輸送等腐敗行為打開通道,最終導致“決口”“潰堤”。加大“同查”力度,必須打破按單一性質處理問題的思維定勢,聚焦風腐一體、風腐交織的階段性特征,注重雙向拓展、縱深推進。在查辦腐敗案件時,同步深挖背后的享樂奢靡等作風問題;在處理作風問題時,洞察其中可能隱藏的利益輸送、權力尋租等腐敗風險點。通過“一案雙查、同步核實”,查深、查準、查透,由“線頭”揪出“線團”,精準識別和打擊風腐交織問題。
“同治”之策要更系統更精準。“同治”體現的是系統思維和源頭治理,其目的在于通過把握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共性規律,對癥下藥、綜合施策。梳理典型案例可以發現,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之所以反復發作,關鍵在于其滋生的土壤條件未能徹底鏟除。為強化系統施治,各地做出了諸多有益探索。如,健全廉政檔案管理,記錄領導干部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情況;強化行賄人聯合懲戒,將行賄人信息錄入全國行賄人信息庫;推行公務出差接待電子公函管理,對公務出差、公務接待實行全流程溯源監管,等等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仍需在現有基礎上持續發力。要進一步強化系統觀念,在查找風腐問題共性根源、強化協同聯動、深化技術應用、涵養廉潔文化等多維度持續發力,實現標本兼治、綜合施策,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。
“查”“治”貫通要更及時更有效。由風及腐、風腐一體的演變轉化非一蹴而就,將其阻斷的關鍵在于能否把“查”與“治”有效貫通起來,形成辦案、治理、監督、教育的閉環。其中,“查”重在揪出問題、形成震懾,要善于從日常監督和查辦案件中發現問題線索,嚴查嚴處、嚴防嚴糾,同時為系統施治提供依據。“治”重在修復生態、筑牢防線,要立足“查”的成果,深挖案件暴露的系統性漏洞和深層次風險,扎實推進以案促改促治,堵塞制度漏洞、優化業務流程、強化風險防控。此外,還要積極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,構建分析模型、探索規律特性,實現跨部門跨領域數據關聯、信息碰撞與主動預警,提升從發現問題到靶向施治的全過程能力水平,切實斬斷風腐勾連鏈條。
風清則氣正,氣正則心齊,心齊則事成。以更大力度推進風腐同查同治,彰顯了我們黨直面痼疾、激濁揚清的自我革命勇氣與政治智慧。這既是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舉措,也是持續營造風清氣正、干事創業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保障。唯有始終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,嚴風腐同查之網、固標本同治之基、合同查同治之力,方能使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。
(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)
版權所有: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京ICP備:05080424號
京公網安備:11010802040622號
技術支持:北京信諾誠